融资融券时有纠纷 券商打赢官司后仍有烦恼
东方财富资讯君
2019-08-12 01:50:28
  • 点赞
  • 评论
  •   ♥  收藏
  • A
    分享到: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  融资融券在A股市场已经深入人心,但是投资就会有风险。这种风险对投资者和券商而言,均不可轻视。


  8月8日晚间,中国银河发布公告称,法院判决客户徐国栋向公司偿还融资融券5054.49万元本金、1445.59万元利息等费用。


  中国银河并非个案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由于市场原因,券商和投资者因融资融券的纠纷而对簿公堂时有发生。


  好消息是,8月9日收盘后,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修订两融规则,对开展融资融券的券商和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,都提供了更宽容、更友好的交易环境。新的融资融券交易细则将于8月19日实施。


  多家券商曾对簿公堂


  中国银河8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,近日,中国银河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《民事判决书》(京02民初97号),判决徐国栋:1、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偿还公司融资本金5054.49万元;2、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公司融资利息1445.59万元;3、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公司罚息(以上述第1、2项判决确定的给付金额之和为基数,按日利率万分之五计算,自2019年1月16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)。案件受理费36.91万元,财产保全申请费5000元,均由徐国栋负担。


  此公告为中国银河一份2月披露事项的补充。当时公司公告称,由于徐国栋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%,且未在约定期限内足额追加担保物,公司根据双方签署的《融资融券合同》的相关约定,对其信用账户执行了强制平仓措施。对平仓后未予偿还的融资负债,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。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偿还融资本金,支付融资利息、罚息,截至2019年1月9日合计人民币6545.88万元。


  中国银河与徐国栋的纠纷并非此类业务的个案。去年下半年以来,由于市场环境转差,股票质押式回购、融资融券等券商融资类业务屡有爆雷。


  如今年1月29日,西南证券发布“关于相关诉讼进展的公告”,披露西南证券目前在处理的融资融券交易纠纷有4起,涉案金额986.21万元。


  更早一点,2018年12月7日,方正证券发布“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”,2018年8月,因融资融券交易纠纷,方正证券将杨如军、嘉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嘉盛集团)起诉至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偿还融资本金1.36亿元;截至2018年12月5日,杨如军、嘉盛集团已偿还全部债务。


  能否全部执行需观察


  券商和客户打官司,当然是双方都不愿意看见、某些情况下又不得不做的事。而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,有时候券商即使赢了官司,也可能出现无法全部收回融资款项的情况。


 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,关于融资融券类业务出现纠纷,大部分时候是券商和客户私下协商解决,对簿公堂是万不得已。券商胜诉的情况下,法院一般会要求客户提供可执行的财产,但在信息掌握上,券商可能渠道受到一定限制。


 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刘华浩律师对记者表示,就这类情况来说,券商在拿到生效胜诉判决后,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。执行立案后,执行法官会查封被告相应的财产,并进行处理。如果认为可能出现被告事先转移财产、导致可执行不足的情况,那么原告及时向法院申请对对方的财产进行查封。如果最终出现被告财产不足以执行的情况,法院可能会执行终结,即原告无法全部拿到执行金额。


  由此可见,融资融券业务的杠杆属性对投资者有投资风险,对开展业务本身的券商也可能存在经营风险。


  券商和投资者收利好


  好消息是,8月9日收盘后,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修订两融规则,对开展融资融券的券商与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,都提供了更宽容、更友好的交易环境。新的融资融券交易细则将于8月19日实施。


  在这个即将执行的新细则中,最大的变化之一是,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%的统一限制,交由证券公司根据客户资信、担保品质量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,与客户自主约定最低维持担保比例。与此同时,还完善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公式,除了现金、股票、债券外,客户还可以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,增强补充担保的灵活性。


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,规则调整后不再统一规定维持担保比例最低限,并不是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,扩大担保物范围,也不是不用考虑担保物质量。上述调整的目的是改变“一刀切”的做法,将监管、自律的强制要求转化为证券公司自主风险管理的内在需求,交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约定。对于客户资信较强、担保品流动性较好的,证券公司可经评估后适当调低最低维持担保比例,反之可提高。


  他指出,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自2010年试点开展至今,运作模式相对成熟,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升。但广大投资者也应该高度关注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特性及业务风险,理性投资,防范投资风险。

郑重声明:用户在财富号/股吧/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eastmoney.com
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5006054号-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: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