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闼科技黄晓庆:成本因素限制机器人普及
东方财富资讯君
2019-08-31 18:11:11
  • 点赞
  • 评论
  •   ♥  收藏
  • A
    分享到:
来源:第一财经

  “很多人担心机器干了人的工作,人就没有工作好做了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”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达闼科技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黄晓庆表示,AI时代,人类会从服务前台退到后台,“从做这个工作,变成训练、指挥机器人去做这个工作。”


  黄晓庆指出,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通用性并不强,主要是一些垂直服务、专业服务,服务对象是政府和企业。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需求,从接待到清洁、安保、零售,每个行业的机器人都有可能是通用的,也可能是特制的,但核心是每一个垂直应用中人不愿意做的工作由机器人完成。”


 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18年)》显示,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298.2亿美元。其中,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87.4亿美元。在2013-2018年,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9.7%。


  达闼科技是一家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,主要从事云端智能机器人,该公司的愿景是“在2025年为每一个家庭提供保姆机器人”。不过,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。


  黄晓庆表示,从机器人的角度看,成本是机器人普及的主要限制因素。他以智能手机行业类比,智能手机经历了从多芯片变成单芯片,屏幕从传统的电阻触摸屏变成电容触摸屏,待机时间不断变长的发展历程。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,“我们要把系统集成水平提高,现在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制约就是要把机器人做成多关节、能够干活的机器人,它的柔性关节成本一定要下降。”


  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汪兵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,虽然传感器和硬件的价格不断在下降,但是机器人的价格依然很高,没有形成市场规模。扫地机器人由于价格较低,较为快速地进入普通家庭,但是大多数类别的机器人,特别是具有更强功能、高精度移动底盘、机械臂的机器人,价格依然是痛点。


  环境也会制约机器人的使用体验,黄晓庆指出,“室外定位现在有RTK技术(实时动态差分法),可以把GPS或者是北斗增强,但是室内完成精准定位具有非常大的挑战。”


  隐私、数据安全问题也广受关注。由于在与机器人的交互过程中,机器人会不断收集用户的图像、语音、行动数据进行导航和决策,这些数据有的在本地处理,有的在云端处理,因此数据安全也是关键问题。


  而对于达闼提出的云端机器人而言,网络时延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。“比如说4G网络可以支持相当有效的云端机器人的应用,但是如果每家都有云端机器人,那4G网络就无法承受,这需要5G网络,需要速度更高,延迟更低的移动通讯网络。”


  与市场上不断提高边缘侧智能方案不同,达闼采用的是云端智能,即把机器人的大脑放到云端,用专用的网络连接到机器人身体上,形成云端智能机器人。


  对此,黄晓庆表示,“你可以把20个交通规则教给一条狗,但是你要让这条狗学会全上海所有的交通规则是不可能的,所以对运算的需求大到任何的边缘计算都实现不了,需要1000亿个神经元,真要实现智能需要云端智能。边缘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决策频率很高、智能要求不高的运算,未来智能计算机器人也需要边缘计算,边缘计算成本越低越好。”

郑重声明:用户在财富号/股吧/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eastmoney.com
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5006054号-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: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